图片
当前位置: 澳门新濠天地娱乐场▎备用网址 > 娱乐八卦 > 星闻 > 正文

毛泽东与邓小平对中国“工业化”理解有何不同?(2)

2013-03-09 21:03|军事网| 编辑: | 点击: 次 | 我要评论()




    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进入建设阶段,立即转入以城市为中心。中央党校教授王海光在《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》一文中说,新中国成立初期,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比较自由,凭迁徙证,对在城市有生存基础的居民都准予入户。但是随后开展的“三反五反”运动,对城镇私营工商业形成了沉痛打击,大量城镇人员失业。


    一方面城镇人员就业困难,一方面农民不断涌入城市。为此,1953年4月17日,政务院发出《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》,要求各级政府劝止农民自行进城找工作,动员滞留在城市的无业农民回乡。


    1953年,第一个五年计划上马。在粮食紧张的情况下,为保障重工业建设,国家实行统购统销,但出现了在农村购得过多,在城市销得过多。为缓解给农村带来的粮食压力,1955年开始,中央要求各城市严格控制人口迁入,并清理了没有城市户口的外流人员。


    此时农村的集体化已进入高级社阶段,对农民也形成了约束,参加农业生产成为一种强制。


    但是在城乡双重限制下,从农村逃往城市的人口仍在增加。强制性劳动意味着失去了劳动的自由,农民与其说是土地的主人,不如说更像是参与农村集体劳动的按件计酬式(工分制)的雇佣人员,而统购统销又完全控制了这种强制性劳动的回报,导致农民对农村缺乏热情和信心。




  • 复制链接
  • 打印文章
【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,点击查看 。】
用户评论:希望朝鲜理性看安理会决议 应当理解中国难处
发表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